孩子經常會執(zhí)拗于某件事情,說:“不,我就要這么做。”這其實是在很正常地表達自己的觀點,我們不妨反過來想一想,如果我們說什么孩子就聽什么,那恐怕也不是好事情,那就得擔心一下這個孩子將來是不是會很沒有主見。
如果確定孩子存在比較嚴重的偏執(zhí)情形,那就看看他到底是先天的性格偏執(zhí)還是后天的思想偏激。
如果是先天的性格問題,家長朋友可以結合自己的性格和孩子的性格,尋找一個最佳的結合點,幫助孩子逐漸改正。我這里只針對性地補充兩點:
一是對于這一類孩子,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的理性思維,善加引導,這是治本的辦法。只要孩子養(yǎng)成冷靜理性的習慣,那即便他思維中出現一些偏激,也不會在實際中產生太大的副作用。比如,我和學生開班會討論早戀的問題時,我的一個學生就曾經說過:“我知道早戀很不好也很不應該,但我就是覺得早戀沒有什么不對。”我問他:“既然不好,怎么能說沒有什么不對?”他說:“我不知道,反正我就是這么想的,我就覺得早戀挺好的。”我又問他:“那你會早戀嗎?”他說:“肯定不會,怎么想是一碼事,怎么做又是一碼事。我個人感覺這事挺好的,可我也知道實際上這事不好。我沒必要強迫自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感覺,可我也肯定不會因為感覺對就去做。”我對這個孩子的情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請他詳細談談自己的這個特點,他說:“我從小就是這樣,很多事情本來是不好的,可我就是感覺很好。比如我很喜歡聞汽車尾氣的味道,就覺得那有一種特別的香味。媽媽說了我多少次也改不了,后來我爸媽給我講了它的危害,我就不專門去聞了,但到現在偶爾聞到還是覺得很好聞。好多事情我的想法都和人們不一樣,小時候經常因為這個和人吵,人們都說我倔,可我明明就是那么想的,他們說服不了我。但爸爸媽媽從來不責備我,總是給我把道理講清楚。他們經常對我說‘爸爸媽媽不會強迫你改變自己的想法,但你是大孩子了,應該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,不管你怎么想,不要去做’。后來我就習慣了,怎么想是我的事,但我不會只憑自己的感覺就去做。我和父母都擔心過,這個毛病會不會影響學習,可后來發(fā)現根本沒事。老師講的很多東西我感覺都有問題,可我也知道實際上沒問題,所以我一邊感覺不對,一邊還是會認真地學。”必須承認,這是一則非常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,如果他的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感覺,反而會收到相反的效果,他們就找到了這個最合適的標準。
二是對孩子的偏執(zhí)要有足夠的耐心,要寬容,要等待,不要讓孩子感覺到“我就是偏激,我就是有問題,我就是和別人不走一個路子”。那樣很可能會加劇他們的偏激,甚至使他們“破罐子破摔”。我曾經聽一個孩子對自己的父親說:“我就是覺得學習沒用,就是不想學,你有本事別要我。”真成了那樣,家長們又能如何呢?
如果是后天的思想偏執(zhí),希望家長朋友們首先反思一下,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是否負有一定的責任。因為最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人就是家長。
其實后天思想偏執(zhí)的人相對要好教育一些,因為他們偏執(zhí)往往是心里“打了結”,只要問清楚,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這個結解開,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。
最后我想強調的是,無論孩子的偏執(zhí)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,無論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,千萬不要不耐煩,甚至動粗,這種做法對偏執(zhí)的孩子而言無異于火上澆油。